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。 (2019年1月22日)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。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。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。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。 (2020年8月5日)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,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。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,也不要翻译不可靠、低品质内容。依版权协议,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,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((Translated page))标签。
Intel 80386
带有灰色陶瓷散热器的英特尔 80386DX 16 MHz 处理器。
產品化1985年10月17日,​38年前​(1985-10-17至2007年9月28日,​16年前​(2007-09-28 [1]
生产商
  • Intel
  • AMD
  • IBM
指令集架構x86-32
制作工艺/製程1.5µm 至 1µm
CPU主频范围12 MHz 至 40 MHz
CPU插座
封裝
  • 132-pin PGA, 132-pin PQFP; SX variant: 88-pin PGA, 100-pin BQFP with 0.635mm pitch
上代產品Intel 80286
繼任產品Intel 80486

Intel 80386,是英特尔(Intel)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,最初发布于1985年10月17日。

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 PC兼容机中。这些PC被称为“80386电脑”或“386电脑”,有时也简称“80386”或“(i)386”。

80386的广泛应用,将PC从16位元时代带入了32位元时代。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極多扩展,商业办公、科学计算、工程设计、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。

CPU的快速演進,在1990年代後期使用80386的個人電腦已相當罕見,但因可應用於嵌入式系統工業電腦航天等用途,英特爾公司仍持續生產此CPU產品,直到2007年才停產。

介绍

80386的重要特点是:

  1. 首次在x86处理器中实现了32位元系统(IA-32)。
  2. 可配合使用80387数字輔助處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。
  3. 首次采用高速缓存(外置)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。

由于这些设计,80386的运算速度达到了前代产品80286的数倍。

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資料匯流排是32位元,位址匯流排也是32位元,可以寻址到4GB記憶體,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。

80386有三种工作模式:真實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真實模式DOS系统的常用模式,直接内存访问空间被限制在1M字节;保护模式下80386-DX可以直接访问4G字节的内存,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;虚拟86模式可以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加强多工处理能力。 

初期推出的80386 DX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7.5万个晶体管,工作频率为12.5MHz。此后80386处理器逐步提高到20MHz、25MHz、33MHz直至最后的40MHz。

80386的后续替代产品80486于1989年问世。

型号之分

兼容厂商

AMD 推出的Am386DX-40微處理器

80286之前,各CPU厂家基本按照自有标准进行开发。从80386开始,逐渐有兼容厂商推出x86的兼容处理器,这在80486之后表现得尤其明显。

在80386时期,AMDIBM推出了兼容CPU:

参考文献

  1. ^ Product Change Notification.

外部链接

参见